专业介绍
消化病专业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专业之一,设在南方医院消化科。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内科消化学组始建于50年代,1978年正式设立消化专科。在学科奠基人周殿元教授大力倡导和带领下,1955年国内率先引进硬式胃镜,1973年率先开展纤维结肠镜检查。1979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成为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200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10年被评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由广东省编制办批准设立南方消化病研究所。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同时,作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专业科室、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广东省首批重点专科、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胃肠疾病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胃肠道早期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消化学科已成为院校“重中之重”发展学科。
本学科作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优势和特色学科,由临床部、内镜中心、实验研究中心、《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编辑部等组成,广东省肝病学会亦挂靠在本学科,成为集临床、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体系。临床部展开床位190张,已形成消化内镜介入诊疗、胃肠道早癌、胃肠动力、炎症性肠病、胆胰疾病、小肠疾病等特色亚专科。主要的技术特色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胃肠道肿瘤的早诊早治与综合治疗、炎症性肠病、肝胆胰系统肿瘤的非手术综合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微生态检测与治疗。秉承“专家诊治、专科护理、专业服务”的理念,学科不仅凭借其完备的急诊绿色通道、多学科会诊制度、疑难重症讨论制度等服务于大众,也同时承担着中央和地方各级首长的保健任务以及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帮扶工作。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日常医疗工作、国内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工作,同时参与国内临床指南制定及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工作。内镜中心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内镜培训基地,每年诊疗量达40000余例,与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不断开拓创新,始终站在内镜诊治的最前沿,例如在国际上首创透明帽辅助胃壁全层切除术(CASL),在国内最早开展POEM、ESTD、NOTES、Spyglass等国际一流内镜技术。
消化学科医疗主系列共52人,博士后8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正高15人、副高9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全国高等学校骨干教师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丁颖科技奖获得者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人,“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学会副主委3人,全国青年副主委 1人,省级学会主委3人,省级副主委3人,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1人,其它杂志主编1人。
科室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楼
专业人员数:60余人
病床数:190
年门诊量:135019
联系电话(座机或手机):020-62787385 邮箱:nfxhmsb@163.com
一、主要研究者信息
姓名: 刘思德
职务: 科室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者GCP培训证书:“药物临床试验法规、技术与实施”GCP培训班(第8期)(广东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2013年11月3号)
研究者执业医师注册证书编号:110440000024475
联系电话(座机或手机):020-62787385 邮箱:nfxhmsb@163.com
个人简介:消化专业负责人刘思德 消化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1997年获第一军医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1992年至今工作于南方医院消化科,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入选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广州市杰出专家),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担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多次在日本及欧洲研习消化内镜技术,结肠镜技术精湛,擅长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微创治疗,对消化道息肉及早期癌的内镜下微创切除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10年来完成内镜诊疗操作超过15,000例,多次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工作。近5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总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3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0 项,学术任职包括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兼副总干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常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意向承接试验专业方向或病种):消化系统肿瘤 克罗恩病
参与研究(既往研究项目)
No. | 项目名称 |
1 | 一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口服Linaclotide治疗12周的3期,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试验 |
2 | 奥美钠镁咀嚼片(II)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3 |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评价阿达木单抗在高敏C反应蛋白升高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的中国患者中诱导及维持临床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4 | 中国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特征的确定(DissolVE 2):中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和预防 |
5 | 一项在中国受试者中评价羧基麦芽糖铁与维乐福®(蔗糖铁)相比在纠正缺铁性贫血中的有效性的开放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
6 | 一项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国受试者中评价Vedolizumab静脉给药(300 m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3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案号:Vedolizumab-3033) |
7 | 在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中国受试者中评价Vedolizumab 静脉用药(300 mg)有效和安全性的3 期、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组、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案号:Vedolizumab-3034) |
8 | 评价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G3患者的单臂、开放、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 |
9 | 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10 | 鲁比前列酮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II期临床试验 |
11 | 国产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艾速平®)对比原研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耐信®)治疗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12 | 注射用左旋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13 | 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14 |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 期研究:评价在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静脉滴注TJ301(FE 999301)的安全性和疗效 |
15 | 一项评价安纳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 II 期临床研究 |
16 | 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分组、活性对照的III 期临床研究,与艾司奥美拉唑对比评价LXI-15028 治疗糜烂性食管炎中国患者长达8 周的疗效和安全性(NC821602) |
17 | 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分组、安慰剂对照的III 期临床研究,评价LXI-15028 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中国患者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NC821603) |
18 | 一项评价Upadacitinib(ABT-494)在完成研究M14-431或M14-433的克罗恩病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维持治疗和长期扩展研究(M14-430) |
19 | 一项在生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受试者中评价Upadacitinib(ABT-494)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诱导治疗研究(M14-431) |
20 | 一项在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但是非生物治疗失败的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受试者中评价Upadacitinib(ABT-494)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 对照诱导治疗研究(M14-433) |
21 | 萎缩性胃炎药物治疗的真实世界多中心登记性临床研究 |
22 | 胃蠕动抑制剂薄荷脑口服溶液在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单次胃内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
23 |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 评价3组不同剂量SHR0302相比安慰剂在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4 | 一项评价安纳拉唑钠肠溶片对比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III期临床研究 |
二、主要研究者信息
姓名: 智发朝
职务: 科室副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者GCP培训证书:“药物临床试验法规、技术与实施”GCP培训班(第8期)(广东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2013年11月3号)
研究者执业医师注册证书编号:110440000024479
联系电话(座机或手机):020-62787385 邮箱:nfxhmsb@163.com
个人简介:智发朝,广东省南方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胃肠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带头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863重大项目主持人、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常务委员、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工作委员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及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胰腺病学杂志》等8家杂志编委及常务编委。30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曾多次赴国外进修学习,是我国有影响的消化病及消化内镜专家。在小肠疾病(及炎症性肠病)和胆胰疾病的内镜诊疗方面有较深造诣,在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演讲及操作演示300余场次,诊治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人,受到广泛好评。牵头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8项;以第一完成人“小肠消化内镜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获得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华支睾吸虫病的内镜微创治疗”获得2004年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230篇(SCI论文28篇);主编出版专著5部。
主要研究方向(意向承接试验专业方向或病种):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胆胰疾病
参与研究(既往研究项目)
No. | 项目名称 |
1 | 评价胃蠕动抑制剂NPO-11在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单次胃内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试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 |
2 | 思他宁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研究 |
三、主要研究者信息
姓名: 陈烨
职务: 科室副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
研究者GCP培训证书:“药物临床试验法规、技术与实施”GCP培训班(第12期)(广东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2014年6月15日)
研究者执业医师注册证书编号:110440000026246
联系电话(座机或手机):020-62787385 邮箱:nfxhmsb@163.com
个人简介: 陈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后,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微生态协作组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务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Helicobacter杂志中文版副主编、Gut杂志中文版编委。擅长复杂胃肠道疾病的诊疗,尤其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不明原因腹泻、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综合诊治。发表论文近100篇,J Biol Chem等SCI杂志收录20余篇,参编专著4部。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意向承接试验专业方向或病种):肠道微生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参与研究(既往研究项目)
No. | 项目名称 |
1 | 一项明确亚太国家艰难梭菌感染管理及结局的前瞻性研究 |
2 | 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复方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用于根除伴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3 | 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复方枸橼酸铋钾胶囊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用于根除伴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4 | 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Ⅱb期临床试验 |